阅读:5113回复:0
40岁以上体检可加检肿瘤标志物
刚过去不久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3年发布的研究报告,2012年我国新诊断癌症病例为307万,约占全 球总数的21.8%,发病个案占全世界的一半,高居第一位。癌症死亡人数约220万,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26.9%。对于如何防癌,专家建议,应从平时 生活点滴做起,重视居住生活的环境与食品安全;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劳逸结合;学会身心放松,张弛有度;注重自身免疫力平衡。此外,40岁以上肿瘤高发人 士应定期进行体检,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
诱因: 外环境致癌物质的刺激 据解专家医师介绍,肿瘤包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只有来源于上皮类的恶性肿瘤才称为癌。而老百姓往往把恶性肿瘤都叫做癌,其实癌只是恶性肿瘤里面的一大部分。 所有癌症只要做到早发现,绝大部分都是可防可治的。”据权威机构统计,癌症在全世界治愈率约为45%,其中约22%是手术的贡献,约18%是放疗的贡献,约5%是化疗的贡献。能够进行根治手术的,绝大部分是早期患者,中晚期只有极少部分,多是进行姑息手术。“如今肿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原先一年才碰上几例癌症患者,现在有时候一个月都可以碰上好几例,像2013年我们中心光鼻咽癌患者就收治了5例。而年龄最小的患者才8个月大,得的是肾母细胞瘤。 为什么肿瘤会越来越年轻化?专家指出:“一是空气污染,二是食物污染。”这些日常接触导致人体不断受到外界环境致癌物质的刺激,势必成为肿瘤发生的一个高危因素。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年轻人睡觉前喜欢玩手机,长期下来对身体肯定有影响。 预防: 身体长小结节要定期检测 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雪伦健康专家建议如下: 1.真正意义上防癌,关键是机体“内外环境平衡”。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一些发生异常变化的细胞进行“杀灭”,令其不能存活,而癌症患者体内,恰好这一机 制是缺失的,其中一个最大的可能就是接触的环境或者自身压力过大,导致免疫系统低下,不能发挥正常识别功效,导致异常细胞最后慢慢发展成临床上可以检测出 来的阴影或结节。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防癌,关键是身体“内外环境平衡”,也即身体处在健康状态。因此,生活中尽可能少接触会导致肿瘤发生的因素,比如饮 食,尽可能在家里吃,保证用放心油、放心米、放心菜;新买的衣服,别买回来就穿,要先晾晒清洗。 2.室内多摆放绿色植物,有条件可放 置一台空气净化器。张罗生建议,室内应多摆放一些绿色植物,比如龟背竹、发财树、富贵竹等,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以及家用电器散发出来有毒的微粒和空气中 的尘埃,同时还可释放出氧气。新装修的房子,要先经过空置或祛除有毒气体后再居住。有条件者可以在室内放置一台空气净化器。此外,坊间称仙人球可吸收电脑 辐射,张罗生表示,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它们只能起到一个净化空气、吸附微尘和带有电离的微电量粒子的作用,再就是调节眼部,缓解视疲劳。 3. 定期监测结节。身体上不明原因的小结节,很多都是以结节为主的脂肪颗粒等良性病变,至于是否为恶性肿瘤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对于临床高度可 疑的结节肿物,应尽早明确病理。还有一个市民容易自我掌握的方法:定期监测结节,但不要总是用手去捏或者掐,如果这个结节长年累月没变化那就没关系;如果 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它变大,那就说明有问题。因为良性肿瘤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不生长或生长非常缓慢,但恶性肿瘤往往不会。表浅的可以用手摸出来,深部 的一些摸不清楚的可以做B超、CT或磁共振等。 4.40岁以上及肿瘤高发人群,每年查一次肿瘤标志物。如何及早发现癌症?张罗生建 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有必要查一次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12项可以比影像学检查(B超、X线、CT、MRI)早3到6个月发现问题,所以它作为一个筛 查指标在早发现这一块意义重大。肿瘤标志物12项筛查就是把平常最常见的一些肿瘤标志物,也就是经过临床大量实验证实确实是有效的肿瘤标志物提炼出来,然 后组成一个筛查组合,基本可筛查出常见的肿瘤。 肿瘤标志物筛查对健康人群作用有限,因此不推荐健康人群进行广泛筛查,需要筛查的人群主要包括: 1.40岁以上、直系亲属有癌症病史的人士。 2.生活作息不规律,应酬多,经常酗酒、熬夜、抽烟、嚼槟榔的人群。 3.从事装修、室内装潢,在印刷 厂、皮革制造业等工作的人群。 4.处在多种辐射环境中的人群。 5.长期处在工作高负荷状态下导致情绪郁结、生活规律紊乱的人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