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651回复:0
乳腺癌康复指导:心理因素与乳腺癌有重要联系
我国农村地区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一般在万分之一以下;但在生活方式改变剧烈的大城市,却可高达到28/10万,甚至40/10万左右;且发病年龄大大提前。如在深圳,28~32岁之间就突兀起一个高发年龄段。何裕民说,这些再清楚不过的表示了心理因素与乳腺癌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压力下的乳腺癌 乳腺癌在城市高发除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外,主要与都市女性工作、生活节奏紧张有关。以我们在深圳观察到的年轻乳腺癌患者而言,她们大都是内地到深圳打拼的优秀女性,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在拼命竞争的氛围里,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不良情绪。长期受沉重的压力,生物节律极易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功能每易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素的生成和释放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尤其是乳腺癌。 观察表明:长期紧张、低落的情绪会导致乳房疼痛、包块及乳腺增生等良性疾病。我们在临床发现,月经周期紊乱的女性比其他人更易出现乳腺增生。再加上患病女性若性格内向,不会排遣心理压力,则可能因为患病而使情绪恶化,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发展成乳腺癌。 “抑郁“催化乳腺癌 抑郁与乳腺癌发病有关已得到明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健康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历时13年,对2017名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以确定抑郁症和癌症是否相关。研究发现,同其他女性相比,重度抑郁症患者更有可能患乳腺癌。抑郁症可能是通过诱发某些与癌症相关的激素(如雌激素等)的改变从而导致本病的。 不仅如此,抑郁还可影响乳腺癌的治疗。如意大利研究人员发现,只有51%的抑郁症患者在摘除乳房之后选择化学疗法,而没有抑郁症的女人92%选择在手术后进行化学疗法。对此,研究人员说患抑郁症的女人更容易拒绝乳腺癌手术后的化学疗法,这种举动会把她们推向死亡的边缘。我们临床也注意到:往往抑郁症或有抑郁倾向的人,更消极于手术、化放疗,而只想用中医药等保守治疗。米兰的研究表明,抑郁症会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因此,精神心理的支持和抑郁症的治疗,可以极大地改进乳腺癌接受化疗的比率,因而会改进患者的预后。 手术带来的阴影 目前国外流行保乳手术。普遍观点认为,保乳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少。但有学者发现,患者对于不同的手术方式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在全乳切除组中,压抑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26%,而保乳手术组中为27%和31%,且后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达到38%。 有调查发现,确诊并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担心治疗不彻底会复发或转移;担心自己失去女性魅力;有受歧视感和自卑感;感到自我价值降低;自感体力和精力大不如以前。 性障碍难题 性障碍是本病年轻患者最突出的问题。随着乳腺癌患者的年轻化,术后性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又越来越重要的问题。调查结果并不乐观。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患者和其配偶对乳腺癌缺乏了解或存在错误认识,害怕性生活的刺激会引起癌症的复发和转移。另外,夫妻双方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性心理障碍。再加上自我形象的改变和治疗上的副作用,患者出现心理压力、疲劳和体力不支等,对性生活也可能造成影响。 患者年龄越小、知识水平越高,对形体改变越重视,出现性功能障碍的比例也越高。据分析,这是由于年轻、学历高的患者的自我价值感较高,她们特别注意形体美,形象受损时更会引起心理失衡,对丈夫的反应也较为敏感。对这类患者,心理干预极为必要,对于患者本身要鼓励其积极和配偶进行交流。 年轻患者的“最易摇摆期” 在上述心理作用下,她们往往会表现为盲目四处求医,不停地服用各种药剂。在中国常常表现为长期大量服用中药,盲目使用保健品,听信误导长期不吃许多食品,如海鲜、鸡等。同时,反复做各种重复检查和门诊随访,对身体细小异常症状和检查指标特别敏感。在生活习惯上,则一反常态地自我封闭,深居简出,拒绝人际交往。同时害怕劳累而长期休息,并拒绝性生活。这些都是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最常见表现。此时,她们处于“最易摇摆期”,必要时家属和医生都可对患者采取反面病例教育,缓解其不必要的压力。 术后的四类患者的康复差异 1979年,格利首先通过应用心理测试方法,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对今后的影响。他们将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分为四种类型: (1)拒绝否定型 患者常说:“我没有患癌,医生因为谨慎,才切除了我的乳腺。” (2)征服型 患者常说:“我一定能够战胜乳腺癌。” (3)被动接受型 患者常说:“我知道是乳腺癌,但医生已经按常规给我做了治疗,只能这样了。” (4)无助型 患者常这样说:“他们对我的病什么都没作,我完了。”结果发现:术后患者的正常生存率,前两种类型比后两者显著延长。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心理状态确实影响着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