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148回复:0
太过注重结果的时候,行走的步调会紊乱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质多久可以开悟?”
禅师说:“十年。” 学僧又问:“要十年吗?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说:“得要二十年。” 学僧很是疑惑,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禅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说:“那样你永无开悟之日。” 学僧惊讶道:“为什么?” 禅师说:“你只在意禅修的结果,又如何有时间来关注自己呢?” 这说明什么呢? 太过注重结果的时候,行走的步调会紊乱,匆忙赶路的过程中,双脚触及地面的力度就会减轻,如此生活就会有失踏实,进而降低生活、成功的质量。 为此,禅师才劝诫学僧,凡事切不可急躁冒进,戒除急躁,真正静下心来,看清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 孔子讲:“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而养心与求知,恰恰是人生种种修行里,最急不得的事情。心如若随着权与利跳来跳去,不过徒然心烦而已。 孔子一日曾与几位侍坐的弟子闲谈,让他们谈谈志向。 子路性子急,孔子话音未落,他就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大套。可子路万万没想到,他这一通情感流露,却让孔子转身就赏了他一声冷笑,这热脸可是大大地贴上了凉屁股。 孔子事后也解释了冷笑的原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不是说你讲得不好,而是你这沉不住气的劲儿,太不像样。 孔子一直强调“敏于行而慎于言”,遇事须机敏麻利,雷厉风行。可讲话最忌“抢”,一定要思虑清楚,等时机恰当,再慢条斯理地说出来。 说话做事,该慢下来的事情,就必须慢下来,扎扎实实地做好。 急着发话,本就易失之慎重。即便话本身没什么毛病,若说话的时机不成熟,好话也多半成了坏话。 试想,即便子路说破大天,师尊话音未落就抢将上来,任谁见了,不会先皱皱眉头,怪他失礼? 缓而图之,则为大利。 急而成之,则为大害。 宋代神童方仲永年少时业艺惊人,家家羡慕,可他父亲偏偏图他早赚名利,不让他静心学习,终日带他出席各种名流聚会,博取名声。 就这样,方仲永的学养日退五尺,最终没能避免“泯然众人”的命运。 大涵养的积淀,远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无论心智的历练,还是知识的学习,都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唯心神宁定,厚积薄发,才是收获大涵养,大格局的正途。 在墨西哥,有一个有趣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了。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不如,让我们试着从当下开始,慢下来。 慢不等于懒惰,慢不等于停滞不前,慢是对生活中风景的驻足,是凡事包容,是不挣扎,不狰狞,不恐慌。 稳而思进、慢而有为,才是慢生活的真谛。 只有慢下来,我们才会有时间去思考; 静下来,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内心,感受到生活的欢乐与真谛。 在纷繁忙碌的生活中,我们的心渐渐遗失了对美好的想象。但事实上,美好的事物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妨放下心中不必要的攀比与欲望,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让灵魂跟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