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哭的猫咪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注册日期2012-02-17
  • 金钱1105RMB
  • 威望40点
  • 贡献值0点
  • 交易币0
阅读:5275回复:0

[乳腺癌术后饮食]小龙虾对健康有害吗?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2-07-20 17:36
话说眼下,文化界开始流行"后"字时代,什么"后爱情时代"、 "后SARS时代",就连京通快速路及其延长线数十计的公路,都被美其名曰为"CBD的后花园",以至于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是没有时尚的,所谓时尚也只是极少数奴才甘心去做发达国家的商业跟班。就说这"后SARS时代"吧,有一种时尚可不是什么跟班,至少"麻小"现
  象就被煌而堂之地渲染为文化了。像我这等生性好奇心的人,看到这样制造嘴巴快感的事情是本应该快乐的,生活这么平淡,味蕾再不发达起来还不如找个树洞学熊休眠,静静地忍到被外面的喧闹吵醒为止。
 
  平生第一次吃"麻小"是在北京鼓楼的大排挡,当时东直门的簋街还默默无闻(注:中国小龙虾最著名的并不是簋街,而是远在江南的盱眙,那里于2000年举办了首届中国龙虾节),小龙虾也不是被超量的花椒和红辣椒炒过的那种,只是用炖羊蝎子的汤煮熟而已,有的仅仅是白灼一下再蘸海鲜酱油吃。在朋友的一再怂恿下,我也吃了七、八只,凭心而论,味道倒还可以,只是感觉剥开壳后里面比较脏,如果摘出肉来涮不干净入口便牙碜些,我比较疑心它的身世和我的健康。
  其实,关于小龙虾的议论有很多,都市情报站的基本反馈是捧多骂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一直在观察,但有一点我早已认定,那些力捧的背后,肯定有一些商业元素在作祟,说白了这是一些群体或者个人的重大利益。
  一只小龙虾,这种价廉物美的小龙虾与那些身价不菲的大龙虾有什么关系呢?它究竟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可能你还不相信,那只看起来还蛮可爱的小东西,正在荼噬您岌岌可危的健康。请允许我,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大家--
  小龙虾是"克氏螯虾"的诨号,也叫"蝲蛄虾"或者"螯虾",英语里被写作"crawdad",正式的学名为"Procambius clarkii",属甲壳纲河虾类,形状似龙虾而小,所以又称小龙虾,第一对步足极发达,类似于蟹的螯;外壳色泽鲜艳美丽,呈血红色;常栖息于山溪及其附近的河川之中。由于它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因而被人戏称为"螃蟹助理"。
  严谨地讲,蝲蛄是原产于我国的,而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那种小龙虾,其实还是舶来的物种,还不能被叫作"蝲蛄",生物学家已经将其列为"中国入侵物种"。
  克氏螯虾原产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从斯堪的维纳亚北部到澳大利亚,美国、亚洲和非洲都有养殖。与大多数水生物种不同,雌性克氏螯虾自己孵化卵,因此不需要花钱进行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种,克氏螯虾即可实现自我维持、病虫害防治,在收获后,不需要再投放原种。克氏螯虾常常和其它的农作物,特别是水稻一起混养。收获时逃逸的个体在堤坝上挖洞生存下来。到下个季节,又形成繁殖种群,以残留的农作物和其它食物为生。目前,克氏螯虾已经扩散到中国很多地区,并在野外形成了大量种群。
  我国版图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是5000多公里,跨越了50个纬度,5个气候带,这种自然特征使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克氏螯虾名列其中并臭名昭著。
  客观地说,中国对外来种危害的认识,还极大地局限于病虫害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上,没有意识到或者不重视外来种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改变和破坏。对没有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却正在排挤、取代当地物种,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在许多自然植被的恢复过程中大规模地有意或无意引入外来物种,结果必将造成中国当地丰富而特有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而且很难恢复。
  克氏螯虾能给堤坝造成危害是由其喜欢穴居的生活习性决定的,它的前端长有一对钳子般的螯足,打洞的速度很快,范围也较大。由于它们经常生活在江、河、水库、池塘和水田等的岸边,因此对于堤坝的危害可能比白蚁的危害更大。实地考察发现,螯虾主要出现在堤坝的背水面,只要有水坑、水沟或很潮湿的地方,一般就会有它们的踪迹。"请神容易送神难",小龙虾的繁殖异常迅速,养殖过小龙虾的良田被咬得一片荒芜,失去了耕种的能力。
  小龙虾, 你究竟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你的危害仅仅表现在生物学上吗?不,当然不是,一位中学生物教师为我揭开了最终的、然而也是可怕的谜底--
  克氏螯虾作为生物入侵物种,它最初引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更确切地说,是随同侵华日军一起入侵中国的,是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带进中国的生物实验品。日本则是更早时期从美国引种,而引进中国的品种已经是被经过遗传改良的,日本人当时抑或是至今都是把克氏螯虾作为处理城市污水的一种生物工具来使用的。
  众所周知,日本是食用淡水匮乏的岛国,如何处理淡水的净化问题关系到他们国家的命脉。"731"细菌部队的刽子手石井就曾经发明了淡水净化的装置,获得过军界的高度关注和褒奖,克氏螯虾进入中国也有着同样的历史背景。克氏螯虾主要生活在水塘、渠沟等地,生存和繁殖能力都很强,随着天然水域的日逐减少,又开始转为大面积人工养殖。由于它适应性强、在强烈污染水质中都能生存的特点,日本人将它培育并进行生物改良,主要的用途就是处理城市污水,用它来吸收污水中的重金属元素,作为绿色的第一道污水处理程序来使用的……
  悲哀啊,明明是别人的垃圾,我们却把它当作大快朵颐的美味。
  野生小龙虾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秸秆、水草、螺蛳、小杂鱼和死掉的鱼类或同类的尸体,由于螯虾有吃腐尸的习惯,它们的身体中携带了大量的细菌和有毒物质。又因近年来,我国水源污染十分严重,长江流域出现大量的漂浮物堆积,政府部门虽然组织人力物力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清理,但是这些污染源还是影响到水中生物的生活环境。因此人食用了这种环境下的小龙虾,便会产生不适的症状。报载,小品演员赵本山就因为吃小龙虾而遇到了麻烦。
  那么,大量的养殖小龙虾从南方运往北方市场销售,我们所吃到的"麻小"就安全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大城市里的水产市场确实都是要对新运到的小龙虾进行检验的,但不是由卫生防疫站,而是专业市场的化验员每天对所出售的水产品抽样进行常规性化验、检查,所能保证的仅仅是小龙虾活体携带有害病菌的角度要比野生的低。
  在利益的驱使下,农贸市场里的不少商贩,组织人力到南方的河流中捕捞野生环境下生长的小龙虾,运到北方尤其是北京市场销售。大家都知道,小龙虾离开原生活的水域,很快就会死亡,不法商贩就将隔夜的死虾冷冻起来,再压低价格或者掐去腐败的虾头出售,细菌依靠死亡后的小龙虾大量繁衍,其产生的毒素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一点,消夏夜市上的"麻小儿"不仅来路不明,加工环节上问题更多。规模大些的饭店,都把大量的小龙虾饲养在大号的塑料盆里,客人点叫,就直接从里面捞出来,放在自来水下面随便冲冲,入锅炒熟也就端上了桌。业内人士心里明细,小些规模的排挡,大部分都是由外地务工经商的民工来承包的,他们和有正式营业执照的店面实质上是一种短期挂靠关系,从业人员几乎100%没有卫生防疫部门的健康证,他们加工小龙虾经常是一大锅、一大盆地,做完后就码在柜台处用来招徕主顾,个别的还有隔夜现象(麻辣重料是掩盖小龙虾不新鲜的利器)。另外,仅就北京地区的夜市上而言,加工后的小龙虾都是整只,壳爪完整无缺。这样的做法看似美观,避免了不新鲜的嫌疑,其实一点也不卫生。小龙虾不论人工养殖还是野生的,生活的水域中都充斥大量的浮游生物,被生物学家寄生虫的"宿主"。小龙虾的头部是起过滤作用的,由于加工前处理工序过于简单的原因,许多浮游物的尸体都在头部的鳃里堆积。吃过小龙虾的朋友都知道,剥小龙虾的时候,会看到一条类似于虾线(泥肠)的东西,一直延伸到小龙虾的排泄口,里面的脏东西就是它还未排泄的废物。大家不要认为把小龙虾炒熟就可以杀死它身体内的寄生虫和细菌,小龙虾是甲壳类水生物,是肺吸虫的携带者,如果生吃或吃半生不熟的小龙虾人就有可能得上肺吸虫病,轻者咳嗽、胸痛、咯血,严重的还会侵入到人的肝胆、肌肉、眼睛甚至脑部,发生癫痫或偏瘫。
  除了这些现象,回到前面的话题,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化合物的含量,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浓度,至今还是个未知数。卫生防疫部门常规的检测,在技术上目前还无法做到,最终的结果恐怕还要借助于高级别的实验室才可以。希望此文提及的部分内容,能够引起政府对此的足够重视,为了百姓的健康,恳请政府为我们嘴巴的大门把好关!
  为了避免CRAWDAD成为我们的新SARS,也许,中国也该到了向小龙虾说"不"的时候了。
 
游客

返回顶部